四字的第4笔是:竖折/竖弯
四[ sì ]
部首: 囗
笔画: 5
五笔: LHNG
基本解释:
①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②姓。
③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详细解释:
〈名〉
①[数]。肆
②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。本义:数目。三加一所得)同本义。
a.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
b.古代一车四马称“驷”。
巴第4笔是竖弯钩。
“巴” 字共有 4 画,笔画顺序为:横折、竖、横、竖弯钩。
释义:
1. 粘结着的东西:泥~。锅~。
2. 粘贴,依附在别的东西上:饭~锅了。~结别人。
3. 贴近:前不~村,后不~店。
4. 盼,期望:~望。
5. 张开:~着眼睛。
6. 古国名,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。
7. 中国四川省东部,泛指四川:~蜀。~山蜀水。
8. 词尾,读轻声:尾~。嘴~。
9. 大蛇:~蛇(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)。
10. 气压的压强单位。
11. 压强单位。
12. 姓。
BB的第4笔是什么四十七划是上下笔画
答:桃的笔画笔顺和正确的书写方法是这样的:横,竖,撇,点,撇,点,提,竖弯钩,撇,点。桃字一共有10画,桃字的第四笔是点,桃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,左边是木字,冇边是兆字,合在一起就是桃字,桃字的音节是tao,桃字指的是一种水果,桃子,甜桃,密桃,水桃,紫桃,也可以指一种树,如。桃树。
亦的第四笔是竖钩。
笔顺是点、横、撇、竖钩、撇、点。
亦(拼音:yì)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(常用字)[1]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,古字形用左右两点指明两腋所在,应是“腋”的本字,指腋下。后来“亦”被假借作副词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也”。指事字。甲骨文作图1,中间是“大”,像正面站立的人形,人的腋下各有两个点,指明两腋所在。
第四笔是点。
组词是脊梁。
造句
一个人的路,一个人的坎坷,是命运的脊梁,也是放不下的情场,对立的新宿,是孤独和沧桑无奈的生命,总是离散一场。
平【横】拼音:píng 注音:ㄆㄧㄥˊ 部首笔划:3总笔划:
5繁体字:平汉字结构:单一结构简体部首:干造字法:会意
鸟的第四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钩。
一、鸟字的笔顺: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。
二、鸟的释义:
1、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体温恒定,卵生,嘴内无齿,全身有羽毛,胸部有龙骨突起,前肢变成翼,后肢能行走。一般的鸟都会飞,也有的两翼退化,不能飞行。如燕、鹰、鸡、鸭、鸵鸟等都属于鸟类。
2.(Niǎo)姓。
三、相关组词:候鸟、飞鸟、鸵鸟、鸟瞰、翠鸟。
1、候鸟: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。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,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,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,叫夏候鸟,如黄鹂、杜鹃等。
2、飞鸟:会飞的鸟类。亦泛指鸟类。
片的第四笔的读音是横折
第四笔:竖钩
笔画顺序 :竖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、横撇、捺
笔画数 :8笔
“叔”,最初见于金文时代,“叔”的本义是“拾取”。金文的字形像一只手在豆株下面拾豆粒的样子。后来借为叔伯的“叔”。后逐渐见于金文,说文,秦系简牍,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“叔”。
显示全部
收起